世界热讯:多源数据融合 快速响应低压电网表后故障


(资料图)

1月18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上河城小区的业主王先生家中因空气开关烧毁导致表后线路故障。9秒钟后,宿州供电公司多源数据融合低压电网表后故障感知平台上提示了客户故障信息和故障位置。1分钟后,未收到平台发来复电信息,该公司宿南供电服务中心抢修班班长马超判断客户可能无法自行处理故障,便组织员工前往现场抢修,为客户恢复送电。“有了低压电网表后故障感知平台后,我们几秒钟就能收到客户的表后故障信息,及时为客户提供延伸服务。”马超说。

以往获取低压客户故障信息后,抢修人员通常只能依靠电能表状态来初步判断故障所在地的大致范围。如果发生客户户内故障,客户还需要提供具体信息,供电员工到现场排查后才能进行复电处理。复电操作过程存在故障位置不够精准、恢复送电时间较长等问题。

2022年3月,在一次远程培训中,宿州供电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员工刘波因家中故障断电导致网络中断。无线信号和表后故障之间的关联性给了他借助网络运营商数据提高表后故障研判效率的灵感。刘波向数字化工作部提出了自己的创新想法,得到了单位的支持。2022年4月,宿州供电公司组织运检、营销、数字化等专业骨干成立创新团队,开展低压故障事件及时感知平台的研发工作。该团队基于表后故障引发客户网络信号消失的实时性,通过和网络运营商签订数据共享协议,在电力营销系统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融合互联网用户信息等多源数据,进一步提升表后故障的感知速度和精准度,为客户提供延伸服务。

引入网络信号作为故障事件判据后,客户基本数据成为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的桥梁。如何实现不同来源客户基本数据的精准匹配是创新团队需要解决的首个难题。由于运营商系统中存储的客户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往往来自客户个人申报,命名标准不统一,难以匹配电力营销系统中统一格式的用户数据。

创新团队成员采用不同方法开展了多次小规模数据分析试验,决定通过智能分词技术解决多源数据匹配融合问题。利用该技术,团队成员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将客户用电地址等字段按照一定的规范重新组合,实现了对客户地址的解析,完成了电力营销数据和运营商数据的逐一匹配。

此后,经过6个月的攻关,创新团队解决了数据推送、客户定位等问题,成功研发出多源数据融合低压电网表后故障感知平台。该平台利用网络运营商现有的光纤信道,通过收集分析客户网络设备的实时状态,匹配分析客户基本数据与电力营销系统数据,多判据完成对低压表后故障的准确感知和定位。此外,该平台还可通过企业微信,将客户故障位置、故障时间、瞬间复电时间以及历史故障等信息推送至抢修人员,辅助研判故障,提高抢修效率,缩短复电时长。

目前,多源数据融合低压电网表后故障感知平台已在宿南供电服务中心、灵璧县供电公司等6家单位试点应用。试点单位平均低压表后故障感知时长从15分钟缩短至11秒。

标签: 低压电网 供电公司 基本数据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城市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